2009年9月28日 星期一

最受歡迎...

某日教員室...

「葉Sir,有個最受歡迎老師選舉喎!

你估你排第幾?」鄰座的老師問。

「哈?乜黎架?」我答。

但心想這樣問,應該是我第一吧!?

哈!真囂張!但,這選舉是誰辦的呢?心裡一大堆疑問。

「你第二啊,第一係X Sir!」噢,是嗎!?

「怎麼不是我第一呢?」心裡說,略有不甘。

「最受歡迎老師選舉」,原來是某班同學搞出來的好事。

還要將結果公諸於世,乖乖不得了!

「老師老師,你估你排第幾?」我想像若有同學這樣問。

老師正在猜度自己的排名。

「老師,你零票啊,排最尾!」天啊如果真有這樣的事發生... ...

回想自己中一時候,班中同學又搞了一堆「最字當頭」之選舉。

甚麼「最受歡迎科目」、「最受歡迎老師」、「最靚仔/女」等等。

還有...「最合襯情侶」!

最離譜的是,鄰座女同學和我竟然高票當選!

唔係啊化!?唔好玩我啦。

就這樣,本來都「幾好朋友」的我們,背負著「最合襯」之名...

開始有所顧忌,最後相對無言了。

「最受歡迎」,你真害人不淺!
.

暴富戶的心態

無線一連四輯《六十年家國》拍得非常好。

第一集《發展是硬道理》講改革開放的上海。曾寫過一篇文章,叫《不能停下來的上海》,這是我上年暑假往上海一遊的感想,太快了,它的擴張就像貪得無厭的怪獸,使世界都不安。節目中播出一輛輛推土機,儘管居民反對拆遷,但推土機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剷除一座座民居。二十六公頃的土地(相當於整個港島東區的面積)都大興土木,將要在四年內建成「超級運輸中心」,這種速度叫「中國速度」,因為中國是以整個政府的意志去全力推動一件事,人力物力原材料對環境的損耗通通也不計,犧牲是理所當然的事。小平同志:「發展就是硬道理!」

第四集《溫飽以後》講中國由從前大躍進「大鑊飯」的糧票制度,進化至改革開放一朝暴富後的「飲飽食醉餐餐大魚大肉」奢華生活。三萬元一呎的香港豪宅也當等閒事,撐起整個香港泡沫樓市和股市的就是一班中國新興有錢人,他們實在太有錢了。有錢之後怎麼了?錢要如何駛?都是一種學問。節目中訪問一名富豪餐廳女總裁:「不需要天天吃魚翅飽魚天鵝肉,他們貴,只因稀少,吃魚翅只為炫富,並非特別好吃。可是中國人有錢了就是要炫富,卻不理會這是破壞生態。」或許因為中國人的物慾都被壓抑了三十年,一朝致富就要如山洪般爆發湧流出來。

粗礦式破壞式的發展,還可以持續多久?

想起宮崎駿的《幽靈公主》,人類對大自然肆意的破壞,最終會否惹怒森林之神「麒麟獸」?我們若不加快改變生活方式,以為自己是地球的主人,漠視與我們為鄰且賴以維生的生態環境,隨意踐踏,人類距離滅亡之路不遠矣。

中國速度,快但可怕。年年保八,少一個零點又如何?
.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建國六十年,誰要去慶祝?

閱軍大典、國慶煙花、公益千萬行....問我建國六十年,想起了甚麼呢?土改、反右、大躍進、文革十年、六四鎮壓、捉拿異見份子、網絡防火牆、我的西域你的東土....台灣作家龍應台說,溫家寶總理應代表國家,在國慶日向全中國人民鄭重道歉,共產黨就是欠人民一句道歉。

我也慶祝國慶,方式是買了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回顧六十年前這段歷史。我要感恩生於一個可以自由選擇慶祝方式的地方,因為我知道,這在大陸是禁書。那是一個沒有勇氣面對歷史的國度,儘管它常常宣稱已經富起來,但那只限於物質上,還只限於一小撮人。很大部份人的利益,就是被「和諧」這兩個字「河蟹」掉。

《大江大海》是一本叫人拿上手便難以放下的書,是使你很想一口氣讀完的書。然而,你不會看得很快,因為,龍應台的文字太沉重了,她所敘述的那段歷史太苦澀了。只是僅僅六十年前,兩代人以前,中國人仍然經歷苦不堪言的歲月。那時人不像人,只是用來打仗的工具,多少年青人被送入伍,效力他們未必分得清有何區別的國民黨共產黨,甚至更難以啟齒的是投效了日本皇軍的台灣人。龍應台想寫的主題是「在戰爭中根本不會有勝利者,因為家庭被狠狠地拆散,人命都被草草的踐踏了。」一九四九年,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宣告新中國成立,伴隨的是千千萬萬家庭的永遠分離,以一具具血肉之驅作代價換取。龍應台說:「這是一部向失敗者致敬的書。」

龍應台說:日本皇軍南京大屠殺,三十萬人死,納粹德軍包圍列寧格勒九百天,百萬人餓死。戰事完結後,都有博物館記念,有廣為流傳的口述歷史,有大大小小紀念碑的豎立,有各方領袖的獻花,有小學生列隊的敬禮,有市民默哀或紀念鐘聲年年敲響。然而吉林省長春市,曾在國共內戰中被林彪圍城,三十萬人餓死,卻似乎甚麼歷史痕跡也沒有,幾乎被抹得一乾二淨。龍應台要做的,就是在這堆歷史的瓦礫中徒手搜尋,保留得多少就多少。

《大江大海》不只述史,也盛載著沉甸甸的感情,尤其是親情。不只龍應台父母,其實六七十多歲以上的一代,一九四九都是他們一整代人「隱忍不言的傷」,多少人因國共內戰而走難到台到港,跟鄉下至親別離。上了船,就是一生。書中提到,曾是國民黨將領的龍老父,常希望告訴子女自己家鄉的往事,可惜少不更事的龍氏子女卻嬉皮笑臉,總是不認真去聽。似曾相識的橋段啊,你可曾嫌棄上一代的那些「想當年」呢?不得不提書的序言,相當精彩和感人,龍應台以「行道樹」(行人路旁的樹) 比喻年紀漸老的父母,行道樹沾滿城市的灰塵,沒有人願意多注目一眼,更沒有誰有興了解它的歷史。子女對父母何嘗不是這樣?然而,作者這句真厲害,她說:「行道樹不會把一生的灰塵回倒在你身上,但是他們會以石頭般的沉默和冷淡的失憶來對付你。」

我就是不明白,如此好書,為何也要被禁?

由恐懼砌堆成的牆被拆毀的一天,才是真正值得慶祝的一天。
.

2009年9月15日 星期二

方大同與巴哈伊教

(明報)2009915 星期二 05:05

【咫尺地球】上周朋友邀請觀看方大同演唱會,並笑問是否能從他的歌領略到什麼國際關係倫理。雖是笑問,但這位年青歌手的背景,確能開拓港人的國際視野﹕這不單是因為他的R&B、他的家庭自學履歷,還因為他的信仰巴哈伊教,也就是從前翻譯的「大同教」。

巴哈伊教出現於19世紀,是目前信眾增長最快的新興宗教之一。香港一直有「六大宗教」說,即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道教、孔教,這說法在 學術上充滿歧義,政治上也頗受爭議,巴哈伊教不斷嘗試擠進上述名單而不果,也許是六大宗教有默契不接受後來者。對一般人而言,巴哈伊教的信仰依然遙遠,但其實有下列特色值得注意﹕

伊斯蘭教潛在競爭者

一、巴哈伊教是由伊斯蘭教衍生出來的教派,而又不是伊斯蘭分支,這在伊斯蘭教史上並不常見。當年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時,也是天主教體系的衍生,他也認同天主教的一眾先知,只是把自己加在名單成為「最後的先知」。

因此當巴哈伊教巴哈歐拉(Baha'ullah)依樣畫葫蘆援用同一名單,而把自己的名字加在「最新先知」的位置,巴哈伊教就注定成為伊斯蘭世界的 難題。一方面,伊斯蘭教不能視之為內部派系,但另一方面,不少巴哈伊教義有明顯伊斯蘭影子,例如「真神的獨一」就是。在阿拉伯世界,最有潛力與伊斯蘭教競 爭的其實是這類由之衍生的新興宗教,而不是天主教或基督教。

二、巴哈伊教曾被翻譯為「大同教」,因為它的教義主張世界大同,消除民族國家界限,認為世上宗教系出同源,其他諸如性別平等、宗教科學並行不悖等更 不待言。雖然不少宗教有類似說法,但它們在各國都和民族主義結下千絲萬縷關係。相較下,巴哈伊教有具體綱領對世界大同加以落實,例如主張使用世界語、希望 出現世界法庭。這些訴求的提出,對國際聯盟、聯合國 等先後出現有一定推進作用。當全球化時代帶來主權模糊化的新世紀,新一代開始一方面認同多元文化主義、另一方面認同全球一體化,產生了眾多「全球在地」(glocalized)新文化,巴哈伊教的發展空間應會更大。

相信世界無國界

三、巴哈伊教雖然也有其宗教儀式和崇拜項目,但反對傳統宗教那種高度形而上的精神生活,認為靈性修行的提高,應通過參與社會來達成。在不少宗教,一 些地位崇高的教士只負責思考,巴哈伊教則主張參與社會就是修行,希望將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世界結成一個整體,而不是像武俠小說分成「內功」、「外功」兩個部 分。

有了上述背景,再回顧方大同的音樂,應會得到新的面向。由於他的家庭都是巴哈伊信徒,相信世界無國界,才會由夏威夷移居上海 ,才會相信全球化時代的中國,會是巴哈伊的未來發展重鎮,這似乎也和他的音樂那種東西方fusion「大同」的格局一脈相承。

到了最後,他的歌迷毋須知道什麼是巴哈伊教,但對教徒而言,包括音樂在內的社會參與,都可算是靈性修為的過程。

方大同本人就說過這樣的話﹕「我們相信音樂是一種很有力量的工具,任何藝術都可以產生正面或者負面的影響,我會選擇做的音樂不是為了自己享受就算, 希望做出來令人有正面推動力。我們的信仰很少傳教,但聽我的歌,可以聽到我的belief,但又不會hard sell。」也許,這就是巴哈伊了。

香港教育學院 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沈旭暉

Source: 明報咫尺地球
.

沈旭暉與國際政治

沈旭暉(Simon)是其中一位最欣賞的教授。當年在中大政政系選修了他的《全球化與政治》(Globalization and Politics),獲益良多。今天他已經蟬過別枝,轉職教院任副教授了。他外表很潮(完全不像教授),說話不算動聽(還快得有點似機關槍),然而資料豐富,思維精準,擅長由電影、流行音樂等通俗娛樂,由淺入深的把複雜又使很多人大嘆沉悶的國際政治說得精彩。從前我對國際政治都有一點興趣,但看《亞洲周刊》、《時代周刊》時總也看不明白列強博奕背後的形勢,電視台不要說找專家評論國際時事,連在新聞報道中,國際新聞也只佔毫不起眼的篇幅。只從上過沈旭暉的課,「南美左翼思潮」、「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新保守主義」、「金正日主體思想」、「台灣皇民化運動」等等大多香港人聽也未聽過的政治詞語,我得到初步領悟,理清不少國際關係的底蘊。

1978年出生的沈旭暉,曾任皇仁學生會主席,並是當年的9A文科生。後來赴美留學,3年內同時在耶魯大學獲得學士及碩士學位,28歲前獲牛津博士學位,同時是專欄作家、電台與電視節目主持、大學講師。著書立說之餘,也牽頭籌組了青年智庫Roundtable。很佩服沈旭暉的才華和魄力,他曾說過自己「不喜歡從政,但希望盡自己一點綿力,擴闊香港人的國際視野。」他認為香港的國際都會地位日漸褪色,正邁向「威尼斯化」(威尼斯曾是十五世紀國際都市,但江河日下,被後起的阿姆斯特丹、倫敦、巴黎等取代,淡出國際舞台),認為「國民教育」、「過份功能化」、「本土化」,都是香港「去國際化」的重要原因。

推介大家看他的明報的專欄《咫尺地球》,書藉推介包括《國際政治夢工場—從電影看國際政治一和二》、《後特區國際歌一和二》。

延伸閱讀:

沈旭暉專訪2009 - 星島日報(推介閱讀)
理想特首沈旭暉 - 這雙手雖然小
.

張Cert會跟你一世!?

活學教育(Ever Learning)近期非常高調,又贊助電視節目,又出廣告。它的廣告,大家一定非常有印象,就是「Miss Tann又黎兜巴星懶學生」。廣告中懶學生掛住拍拖,結果會考科科F(渣槍),旁白說:「張Cert會跟你一世。」到底張Cert會唔會跟你一世?

會考(簡稱CE,或Cert),自1935年引進香港。它一直為香港甄選出「最優秀」(見仁見智) 的人才,升讀僅有的高中和大學學位,成為別人眼中的「天之驕子」(大學生)。七十年代的香港,經濟起飛,第二產業工作機會如雨後春筍,F3F5學歷畢業,根本也不愁工作機會。「Cert會跟你一世」影響終身!?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然而到了今天,經濟轉型,普及化教育使「天之驕子」也變成「凡夫俗子」,畢業人工只剩八九千元,更甚是畢業即失業。更何況「低學歷、低技術」的F5畢業生,哪有前途可言?然而,話又不是這樣說,《明報》副刊專欄作者陳漢森老師就說:「張Cert不會跟你一世,與現實不符,而且意識不良。會考證書,會影響升學和就業見工,跟你一年至數年;三五年後,升學就業的方向穩定之後,張Cert便很少再用。」況且「會考證書只反映學生的應試能力,和部分學術水平,不能反映學生其它能力和品質,真正『跟你一世』的不是張Cert,而是你的價值觀、性格、品德、體質、人際交往的態度和能力等等。

說來也是,認識不少朋友,Cert/AL失手,轉攻 HDip/Asso./IVE...只要認真學習,同樣有出頭的一天,讀至大學畢業,找份好工,又或是當起創業freelancer。不錯,路可能是走得迂迴一點,但有這種歷練的年青人,感覺是較成熟一點。數月前有報導「家長陪大學生見工」,就太不獨立太孩子了。

其它經典補習社影片:

活學教育廣告 - 頭大腦生草變紙版愛因斯坦

當代會考冇難度 - 2008

Kevin KO - 經濟學 - 機會成本

延伸閱讀:


突破通識書誌:吃不到的未來
.

祈禱的真正目的

有學生問:「為甚麼要代求?很多人為一件事祈禱,事就會好嗎?」他的意思是,祈禱,一個人就夠了,神會聽到,無需多個人祈禱,令神「更加」聽到。不錯,神的大能不會因為祈禱人數多寡而有所改變,《舊約》記載850巴力先知載歌載舞傾盡全力向假神巴力求雨不遂,反而以利亞先知一人單挑向耶和華神祈禱,雨立即傾盆而下。

聽過一句說話:「多禱告多能力,少禱告少能力,不禱告無能力。」這句說話常用於勉勵人多禱告,可惜誤解它的人也多。很多人誤解,祈求的事未成就,神未做野,只因「未夠多人」、「未夠多時間」。所以我要「多禱告」,迫神做野。這不太正確。「多禱告多能力」的「能力」,不是指「神的能力」,是指「我們的信心」。試想,我們縱然患病跟病魔打仗,但仍常常禱告交托,又有弟兄姊妹為我代禱,豈不更有力量跟病魔作戰?

以患病為例,又有問:「神成就或不成就一件事(例如病得醫治),都有衪的旨意,哪我們為何還要祈禱?」很多人以為「祈禱方程式」就是「祈求>>等待>>應允」,耶穌也說:「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甚麼,我必成就。」(14:13),他們理解「祈禱」即是「祈求」。根據溫偉耀牧師《如何按照神的旨意祈禱》一書中說明,這只說對了六分之一,因祈禱裡面還包含了六個內容(下文將會列出)。若我們以為「祈禱」就是將一份個人的「祈求清單」向神列出,等待神逐一實現,就太「功能化」(functional)了。原來祈禱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透過與神「情的交流」,慢慢與神的心貼近,思想和性格也會慢慢跟神更相像。

再回到第一條問題「為甚麼要代求?」既然祈禱的重點是使我們「更像神」,神當然希望我們樂意為人代求,身體力行的彼此相愛,正如《聖經》所說「各人不要單顧 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2:4)。耶穌也應允多人的禱告:「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 全。」(18:19)

附:祈禱的六個內容:


第一:讚美就是將我們的心思和思想集中在神的身上,然後從心底發出對衪的欣賞和讚美。作者相信稱讚是不屬於那些懶惰的人,而是屬於那些勤力的人,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提醒,因此我開始閱讀詩篇,寫下一些讚美神的金句,從而學習具體的讚美神。


第二:感謝是將心思集中在自己身上,思想神給了我們甚麼。我們可用眼睛或耳朵去找出一些值得我們感謝的事物,但更重要的是用我們的心去回憶神過去給我們的思典。因我們的記憶有限,我們可用一本簿將一些經歷和恩典記錄下來,方便我們回憶。


第三:認罪認罪有兩個大方向: (1) 做了不應該做的事﹔(2)沒有做應該要做的事。前者我們都知道要認罪,反而後者是我們常忽略的。而認罪的態度亦不可只草草向神說了便去睡覺,應該要詳細說出所發生的事,這樣下次才不會再犯,所以認罪也是要具體的。


第四:奉獻是將自己歸還給神,學習將我們的心意更新而變化,亦即是將神的看法換成自己的看法,這是我們每次禱告應有的決志。


第五:祈求是將我們所需要的求告神,但切記這不是祈禱的全部內容。


第六:代求為他人的事情求神幫助。


Source: 如何按照神的旨意祈禱》溫偉耀著。

.

2009年9月14日 星期一

沒有資優班的芬蘭教育

談起教育,不得不提芬蘭。這個國家,學生在國際評估(PISA)中,各項成績排名相當高,數理方面亦與亞洲學生不相上下。成績差距最少(4.7%)、不及格率最低(<5%)。廣為人知的還有,這個500多萬人口的北歐小國,創出了'nokia'這個世界級品牌。《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一書的華人作者在芬蘭住了幾年,走遍這個近北極圈的國家,去探究芬蘭教育成功之處。

細看芬蘭教育各點,你可以發現,芬蘭是香港的鏡子另一面,所有教育方針幾乎跟香港的相反。在香港,教育強調「成本效益」、「增值」、「評核」、「校政透明度」、「教師專業化」等等,學校不只作為「知識傳遞」和「職業培訓」的場所,更愈來愈像一間企業,以商業原則運作,學生和老師需要進行數之不盡的可量化的考核和評估,來證明自己的質素「達標」。

學校之間是競爭者,爭取共同的「客源」,就是家長。這是一個「零和遊戲」(Zero sum game),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爭輸了(收生人數就是最重要的業績報告)就只好被殺,退出殘酷的教育市場,從此毋須提供「服務」。老師角色由「傳道授業解惑」(出自韓愈《進學解》)變為「四得」(入得課室、捱得、寫得、睇得)的多功能超人,卻仍被不斷要求進行各種資格認證,似不被信任。學生也不見得開心,香港普及教育盛行,我們口口聲聲說為學生「拔尖補底」,然而實情是我們的考試制度製造了很多的「失敗者」。「汰弱留強」似乎成為教育的終極目的。家長也有責任,在小島裡,家長著重的是「考試操練」、「英語至上」,美麗的口號「求學不是求分數」和「愉快學習」頓時變得不設實際。於是乎,教育的決策者,都不會把自己的心肝寶貝子女留在亂港,只管盡把他們放洋,方為上策,只留無力小民,繼續在教改汪洋中載浮載沉。

以下為芬蘭教育的重點:

政策

1. 每個人都有其價值: 相信每人皆有其學習優點,除智力外,也重視朋友和同儕互動能力。教育著重「補底」而不「拔尖」,整個社會都不強調「名校」。

2. 重視平等﹕政府全力縮窄貧富、城鄉差距。不論市區、郊區、還是只有十幾個學生的村校,所有學校都得到相等的資源、應有的設施大家都有,不會因為學生太少而削減。

3. 提供教育是國家義務。學費全免、學生有免費午餐、教科書也由政府付鈔(學校循環使用)。村校因為太偏僻,政府甚至為學生提供計程車接送上學和回家。

4. 新學校由建築師特地設計,配合當地環境、讓師生活動和建築融合。

5. 各地的圖書館都有充足的資源和藏書,就算學生很少的村校都一樣。而且市立圖書館由外(建築)到內(室內設計和傢具),都有專人設計。間間不同、各有特色。設計實而不華,務求方便讀者。每人可以借四十本書(或其他資源)、可借出一個月、和續借五次。

6. 所有電視台外來片集(除幼兒影片外)不配音,只配字幕。令學生訓練讀母語、聽外語能力。

學生

7. 學生沒有制服,要打扮化妝隨他去。

8. 學生上課時間最少(平均5400小時/年,初中每周30-35小時)、功課少、考試少、假期長(暑假兩個半月,因為夏天對芬蘭人是非常重要)。考試屬持續評估之一部分,只顯示學生個人學習進度、不在學生之間作比較。

9. 「功課」之一是「每天至少半小時自我閱讀」,鼓勵學生看自己喜歡的書,但不需要填寫任何記錄或報告。完全是自主建立的閱讀習慣。

10. 學生時間表各不相同,每天上下課時間不同,要求學生自我管理。

11. 沒有早會周會、沒有升降旗儀式。不提倡課後補習和留校活動,學生放學後去參加自己喜歡的興趣班、培養嗜好。學校只是個「上課」的地方。

12. 學習「先見樹、後見林」,先培養興趣和認識概況,不會一開始就深入細節和培訓技巧。(例如游泳課就是先玩水,而不訓練泳式。)

13. 重視輔導落後學生(補底),不會特地栽培菁英(拔尖)。身心殘障(有特殊需要)學生可向政府申請個人助教和手提電腦跟身,新移民學生有助教協助翻譯、適應新環境。

14. 教育視人生為馬拉松,不是短跑,不需要「贏在起跑線」。芬蘭小孩滿七歲才入小學,學校鼓勵落後學生多修一兩年,先打好基礎再升學。

15. 重視母語教育(芬蘭語、瑞典語和薩米語都算),尊重新移民保留自身語言文化的權利(鼓勵新移民以其母語學習、並學習芬蘭語)。以多元文化為國家的「國際化」資產。

16. 不以能力分班,只有分組上課時以能力分組教導。

17. 職業訓練不受歧視,不單同樣可以啣接大學,而且出路還很好。

學校和老師

18. 芬蘭學校的班級人數,一般是十幾人。他們稱為「小班」的,是一班幾個學生。(對照一下﹕香港提倡的小班,最終目標好像是25人)

19. 「教師」是最受芬蘭中學生歡迎的職業(26%),儘管老師的工資不算高,但在社會的地位和影響力高。

20. 教育學院收生完全不看考試成績,改為以理解能力、性格、學習動力等評估取錄學生。中小學老師有碩士學位,幼稚園老師有學士學位,重視老師的研究、教學和思考能力。

21. 老師自主度高,自行決定教學方式、全權選擇適合學生的教材和教科書。

22. 相信「每個老師都一樣好」,老師不用評比、沒有督學﹔學校之間也沒有評比。(為「名校」排名,新加坡優而為之)

23. 功課大多不批改,讓學生堂上互對答案、老師講解。學生可以自己買「答案本」核對答案,不明白再問老師。

24. 老師所花的時間,大部分在備課、計劃、休息、和進修。

25. 學校追求男女教師比例均勻,讓師生學習與異性相處。(只要跟「中學派位案」相比,便可知他們對「男女平等」的看法與香港的很不同。)

26. 家長和學校鮮少互動。頂多是參加家長會、學校舉行的特別節慶和籌款活動。

Source: Reflection from Finland
.

2009年9月12日 星期六

貞潔指環

上周不少同學購買「貞潔指環」( Holy Ring )


這款指環外邊刻 ‘Chastity’ (貞潔),內裡刻 ‘Jesus’ (耶穌),老師價$150,學生價$50。《聖經》說:「因為我曾許配你們給一個丈夫,要把你們如貞潔的童女,獻給基督。」(林後11:2) 這裡比喻「耶穌基督」和「教會」就像「新郎和新娘」的親密關係。


感謝神,讓吳振智牧師來臨學校,分享「貞潔」的信息。吳牧師任職大衛城文化中心,已於全港百多間中小學推行「貞潔運動」。很深刻曾看過三色電視台的《烈火雄心三》,陳茵微與黃宗澤搞一夜情,不慎「搞大左」,豈料診所護士安慰陳說:「不緊要啦,依家未結婚就有BB好正常咋,如果你男朋友真愛你的話,他知道你有BB,開心都來不及啦!」


這就是我們彎曲悖謬的世代,少男少女失身年齡愈來愈推前,十六歲前「搞」是不對的,不因為沒有道德(反正很多人認為沒有所謂道德不道德,總之I feel good就可以了),而是僅僅因為這是「衰十一」,法律不容許而已。這個世代,視「婚前性行為」為家常便飯,「貞潔」更被視如無物。我也很好奇,為何有個結婚已26年,禿頭的中年男人,吳牧師,願意深入火海,挺身而出,到處宣揚「貞潔」這個看似非常老套的信息!?


在長達一小時的週會講座,少有多媒體的影片、動畫,只有牧師的講說。面對「齋講」,通常學生早已睡得不省人事,然而今次大部分學生卻幾乎「由頭撐到尾」,更有不少笑聲。事實上,吳牧師的演說實在太吸引,太精彩了。他能夠將「貞潔」這個信息,配以數之不絕的比喻、事例,輕鬆又深刻的帶出它的重要性。


論男女關係:


「女孩子,我告訴你一個秘密,你是一條肋骨,因為女人是從男人的肋骨造成。男孩子,我也告訴你一個秘密,你是一舊野(一個身體),不過是缺少了一條肋骨的一舊野。二人成為一體,就是肋骨找到身體,一條就夠了,太多肋骨會插死自己。可能你今日未有肋骨,但不緊要,它很快就出現了。所以由今日開始,你們要為自己的肋骨禱告。」


論混亂的性關係:


「扣鈕,你要扣岩先得嘛!有些人著衫扣錯晒D鈕,左右不對稱,又或者一個窿扣幾粒鈕,都係唔岩的,好容易爛的。」


論親密界線:


「親密有七個步驟:拖手、攬腰、攬身、親吻、愛撫、性接觸、性交。每一個步驟,都是上一個步驟的前奏。不要抱著試試的心態,一旦開展了性生活,就算後來你發覺不太好,但好難回頭,因為要停止是難的。所以,最合適的做法,是將親密界線定在較前的步驟就好了。」


論墮胎:


「墮胎是絕對不好的,因為對女孩子傷害好大。曾到一間中學,為一個中二女學生祈禱,原因是她曾墮胎,後來她信主了。半年後,重訪這間中學,豈料校長又請牧師為該女生祈禱。牧師心想『又墮胎?』原來該女生發現患上卵巢癌,主要原因是曾墮胎,以及年紀太輕時性交太多。後悔莫及。醫生說,墮胎一次,之後三胎都會受影響,好易畸形。所以,如果有女仔『未夠秤』懷孕,不要輕易叫佢墮胎,我會勸她的家人讓她休學一年,生了BB出來,給成熟的家庭領養,之後重返校園讀書,也是可以的。」


很多人都會渴望「王子和公主,幸福快樂的生活下去」般的美麗童話愛情故事。不過,愛不單單是「性歡愉」、「攬攬錫錫」、「愛我就要就晒我」。以撒和利百加的愛情故事之所以美麗,不僅是因為他們幸運,能夠一見鍾情,也因為他們願意為真愛等待,行在神的心意中。以撒沒有隨隨便便在附近找個信奉偶像的女孩子,而是願意為自己的「肋骨」禱告和守候。


《聖經》說「愛是恆久忍耐,又要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跨、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附:大衛城文化中心網頁

.

2009年9月6日 星期日

騎呢法例逐個捉

法律的設立,旨在為社會訂立行為上的規範,人們(或者掌權者)相信這些規範會使社會更美好。當然,有不少法律我們未必同意。你未必同意死刑槍斃坐電椅作終極懲罰(中國/美國),你未必同意全國不准食香口膠(新加坡),你未必同意禁煙範圍擴大至有蓋巴士站(香港)。但這些法律一旦付諸實行,大部分都會選擇遵守,怕犯法受罰嘛!!

然而,當面對不公義的法律,人們有動機地犯法以突顯該法律的荒謬性,那就叫做「公民抗命」。例如五十年代的美國,法律規定黑人坐巴士一定要讓座給白人。一名阿拉巴馬州的黑人婦女偏偏選擇抗命,誓不讓座,結果被判入獄,以突顯該法律充滿對有色人種的歧視。這次「公民抗命」,也就成為後來馬丁路德金的「黑人民權運動」的催化劑!又例如在香港,民間電台的設立,多番被裁決為「非法廣播」,但阿牛等人堅持廣播下去,也為彰顯法律限制廣播頻道的無理。事實上,政府可以批准鄭大班辦私人電台,卻多番否決民間電台的申請,根據何在,從無解釋。

在網上討論區找到世界各地的騎呢法例:

1. 在蘇格蘭,如有人登門借廁所,一定要與人方便,不可拒絕。
2. 在伊朗,女性外出必須蒙面。
3. 在瑞士,男士在晚上10時後不可站立如廁。
4. 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未婚女性若在周日跳傘可被判入獄。
5. 在美國佛蒙特州,女士佩戴假牙,必須得到丈夫書面批准。
6. 在法國,以「拿破崙」替豬命名是違法的。
7. 在美國俄亥俄州,灌醉一條魚是違法的。
8. 在印尼,自瀆的刑罰是斬首。
9. 在巴林,男醫生只可用鏡子檢查女性生殖器。
10. 在意大利米蘭,除了參加葬禮或到醫院探病,法律規定要常常面帶笑容。
11. 在利物浦,女性不穿上衣即屬違法,但水族館店員可獲豁免。
12. 在英國,孕婦可合法地隨處「方便」,連警察的頭盔也不例外。

你認為訂立該法律的原因是甚麼?你認為該法律是否合理?

每一條法律,即使是最爛的法律背後,總有它的原意。例如(2),伊斯蘭教義說明女性必須蒙頭,因為男人很易受到眼目的情慾,犯姦淫之罪,女人若使男人犯罪,也須下地獄。因此,女性外出必須蒙頭,去沙灘也如是。法國伊斯蘭就發明了一套「布基尼」(burqini)泳衣,與「比堅尼」(bikini)抗衡,這是一套由頭包到落腳的泳衣,好讓她們享受陽光與海灘的同時,又不會犯禁。然而法國白人就是忍受不了,巴黎泳池就宣布:「嚴禁布基尼進入泳池。」表面理由是不衛生,實際理由可能是有礙觀瞻耶。

法律原意是造福人群,過更美好的生活,但它有時是雙刃劍。例如新疆治安差,你希望法律可以保障你的安全,那便實施宵禁吧,人人不准出街,夠安全吧,卻會損害你部分自由。法律就是這樣,安全與自由,「兩害取其輕」(choose a lesser evil) 之下,你就要考慮放棄部分自由換取安全了。有些人也希望法律能促進人群的道德,例如家長不想子女看鹹網,那就進行淫審,安裝過濾軟件吧,卻有可能連有用的資料也給過濾,給「河蟹掉」(綠壩就是一個明顯不過的例子)。「兩害取其輕」之下,你寧願選甚麼呢?

耶穌生平裡,也曾多次面對一些無理的法律。正確一點來說,是面對無理的法律執行者。例如安息日(這日不准工作)治病和拾麥穗遭留難...他如何突破困境?有機會再談吧。
.

2009年9月5日 星期六

誰是中國人?

台灣八八水災後,綠營火上加油,竟邀請達賴喇嘛訪台為災民祈福,可憐馬英九深怕民望再插水,唯有無奈批准,卻無可避免遭受中國大陸批評。

然而,一名中國網民留言:「如果西藏和台灣都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麼達賴訪問台灣,也就是一個中國人訪問一個屬於中國的地方,那麼為何會引起如此大的爭議?」這番話真是可圈可點!


真是弔詭,原來「國家」觀念不純粹是鐵板一塊,當你問「你係乜國人」,原來世上有不少人是答不出。關於「國藉」的疑惑,其中經典的例子可算是湯漢斯電影《機場客運站》,男主角坐飛機往美國,卻遇上本國政變(很可能指東歐顏色革命),原有國藉被弔銷,被迫濟留在機場,當個「無國藉公民」。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國民身份」(Identity) 這東西,原來是可變的。


以下是一個「國民身份認同小統計」


1. 我是天生的中國人。是/否

2. 中國人是炎黃子孫。是/否

3. 我們中國人身上流同一樣的血液。是/否

4. 我是龍的傳人。是/否

5. 北京人是中國人的祖先。是/否

6. 中國人是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是/否

7. 陳水扁是中國人。是/否

8. 張德培是中國人。是/否

9. 藏人是中國人。是/否

10. 華人就是中國人。是/否

11. 中華民族有__________年或以上的歷史。

12. 哪國家的人在近二百年欺壓中國人最甚?

A) 英國 B) 日本 C) 俄國 D) 其它

很難答耶?

「炎黃子孫」、「龍的傳人」,這是疑幻疑真的傳說(myth),在你我的中史書也聽說過。但這是真有其事嗎?「民族」和「傳統」這東西,其實是一種創造,是後人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透過修建黃帝陵,我們建構了一位共同祖先,其實所謂「中國」一直到秦代才算大一統 (那時還未包括西域南蠻北疆等地),黃帝這位神話人物算是誰的祖先?透過王力宏《龍的傳人》,我們以為中國人都是「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真的五十六個少數民族也是這個尊容?還記得金庸小說常提到那些西域人番邦人,不就是紅鬚綠眼嗎?他們不少仍住在新疆地區,他們算中國人嗎?受劉德華《中國人》影響,「五千年的風和雨啊...」我們也一直以為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歷史,殊不知「中華民族」這個稱呼,若由民國立國開始計算,只有近百年歷史。當年孫中山推翻滿清口號正是「驅除撻虜」,可見從前各族界線分明,有「漢人」、「滿人」,而沒有「中華民族」。孫中山創造「中華民族」一詞,包含提倡「漢滿蒙回藏」的五族共和。


可以這樣說,「民族」的形成,有內因,也有外在的推動力。內因例如「共同經歷」,若問哪國家的人在近二百年欺壓中國人最甚,肯定最多人答「日本」,任誰也知「八年抗戰」、「南京大屠殺」,傷痛可以把一群人凝聚。然而外在推動力也不容忽視:「同胞物與」、「血濃於水」這些儒家觀念,何以歷千年不衰深植中國人腦袋?何以漢武帝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因為當我們感受到「四海一家」(雖然神州大陸方言眾多,各地文化習俗都不盡相同),我們就會更易被團結起來,槍口一致對外,瞄準真實存在或假想出來的敵人(外族),那就更會同仇敵慨,從而達到鞏固政權的目的。


誰是中國人?達賴是中國人?陳水扁是中國人?王丹是中國人?黃毓民是中國人?他們是嗎?可能是,但肯定不是「愛國者」,不是「好國民」,大概孫中山、毛澤東、曾憲梓...才是。


在大陸認識新朋友,往往開場白少不了「你從哪處來?」:「河南人」「四川人」「北京人」...都不會說是「中國人」,對祖家的認同感,往往比「中國」這個廣闊宏大的概念更加實在,更加親切。若我說「我是香港人」,很易說出口;當我說「我是中國人」,你實在感受了甚麼?


我是誰?過去和現在的你如何看待「中國人」這個身份?有甚麼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