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窮小子的夢想:命中注定?
挾著奧斯卡八獎的榮譽,這套小本電影在香港也賣個滿堂紅,到戲院買票時竟然遇上「全院滿座」的告示,連臨時加開的午夜場也近乎爆滿。
故事講一個出身自印度孟買貧民窟的少年Jamal,如何在《百萬富翁》節目贏取二千萬盧比 (約三百萬港元)。戲名本身極具爭議,叫SLUMDOG Millionaire,有印度人認為稱窮人做「狗」是一種侮辱。然而,更多印度人為這套取材印度的電影於奧斯卡揚威感到驕傲,亦希望電影中擔演主角的一群窮孩子能真正改變命運。我敢說《一百萬零一夜》是今年甚至近幾年最佳外語電影,展現了印度的貧窮問題之餘,處理窮少年面對人生的抉擇亦精彩,而且娛樂性兼備,絕無冷場,比前幾年談及巴西貧民窟,但調子較灰暗的《無主之城》( City of God ) 可觀得多。
看完《一百萬零一夜》,使我更想去印度,到這個人口即將超越中國的大國看過究竟。對印度的興趣,有以下幾點:
第一,印度經濟發展神速,但窮人的貧窮情況仍是難以想像。就如孟買有1,900萬人口,仍有數以百萬計居民住在貧民窟地區,衛生情況惡劣。電影中有一幕「跳進糞池」,那種「用木搭建、兩層高、中間開個坑、糞池在下面」的廁所,非常有共鳴,因為在西藏遊時也曾用過,那種臭味永遠難忘。到底這班窮人,隨著印度發展,生活可有改善?可以得到怎樣翻身的機會?印度聞名於世的「垃圾山」和「販賣童工」等情況,到底如今是否仍如電影所展現的那樣差?
第二,印度宗教仇殺。印度教徒占印度人口約八成,其餘主要信奉伊斯蘭教。拜託前殖民宗主英國搞「分化政策」(印度人內鬨英國人得利) 留下的禍害,如今兩教仍然經常互相仇殺,電影中亦有提及。近年來印度基督徒大幅增加,也受到印度教徒大肆迫害,動輒放火燒教堂,屠殺一二百人當作等閒事。曾於大學修讀有關印度教的課程,印度教信奉多神主義,電影中提及有些神手持弓箭等,印度教有名可記的神八千多,有些確是性格暴戾。令我不解的是,既然印度教信奉輪迴和因果報應,印度教徒又沒有如伊斯蘭教「聖戰」的信條,何解他們會這麼暴戾?到底這種有全球六分之一人口相信的宗教是甚麼葫蘆賣甚麼藥?
第三,印度人的種姓制度。這是印度教遺留下來將人分為不同等級的壞制度。其中最悲慘的是「賤民」(untouchables,不可觸摸的),即是你生為賤民,死也是賤民,世世代代也是賤民,賤民永遠只能做最卑賤的職業。電影中片首及片尾的一個問題:「為何那小子贏到巨額獎金?」答案是 “Destiny” (命中注定)。的確,印度人和印度教徒是非常相信「命中注定」這一回事。因此,儘管聖雄甘地生前努力廢除它,不少印度人對「賤民」觀念仍根深蒂固:「賤民不可能有出頭天!」近年基督徒飽受迫害,正是因為《聖經》所傳揚的「人人皆有神的形像」的平等價值正面衝擊了印度教「人有等級之分」的核心思想。也因此,同樣源於印度的佛教「眾生皆平等」、「人人皆可成佛」等觀念,多年來也在印度受到排斥,才有後來佛法來華得到弘揚的事蹟。我很想知道,這種「賤民制度」,今天怎樣影響印度人的思想和生活?它仍殘存在普羅印度人的思想中嗎?
第四,達賴喇嘛。西藏流亡政府總部仍設於印度納蘭薩拉。此點跟電影無關,不詳敘了。
總結來說,《一百萬零一夜》告訴印度人一個重要信息:窮小子奮發向上發財,靠的不是Destiny (命中注定)。如果窮小子相信「命中注定」的話,他不用妄想逃離童工工場,他無必要不自量力多次營救心愛的女孩,他更不會以半文盲身份參加講求知識的《百萬富翁》,亦不會冒著「被認為作弊」的危險,堅持繼續參加比賽。如果他一早向命運低頭和妥協,他一早玩完。沒有人「命中注定」一世窮,也沒有人「命中注定」天生是蠢才一個。
生命的可貴,就是它沒有「命中注定」這回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