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日 星期四

色慾都市與東方主義

最近觀看了《色慾都市二》(Sex and the City 2),電影長達兩個半鐘,四個女主角照舊風花雪月一番,大講「有味」笑話。電影的後半段,猶如旅遊特輯,宣傳中東新貴阿布札比(Abu Dhabi)。自從杜拜世界幾乎破產,迅速被淡忘後,大家才猛然醒起阿聯酋七國中,阿布札比才是大哥。自此以後,公子哥兒闊太貴婦要消遣快活嗎,來阿布札比吧!我漸漸發現,《色慾二》是「東方主義」完美的演繹。


巴勒斯坦藉學者薩伊德 (Edward Said) 的著作《東方主義》(Orientalism),是後殖民理論的奠基之作。他形容當論述權掌握於西方時,整個東方世界就成為了「他者」(the other),即一個被邊緣化的客體。它像選美台上的泳裝女性,被高高在上的男人(即西方)窺視、探索、批評。西方為彰顯其文化的優越性,遂把東方呈現為落後、神秘、荒誕、軟弱。它一方面甚有吸引力,一方面需要被西方救助,而西方總是理性、進步、科學、文明的象徵。這種話語的基本操作模式是一套二元對立的世界觀,展現的是殖民和被殖民者、西方與東方主奴式的霸權體系。


全球化潮流之下,文化霸權的代表當然是SM (Starbucks and McDonalds),歐美商品不只是強勢登陸其它地區,更在文化上形成不可阻撓的霸權。被SM侵略的地區人民,漸漸疏遠自身文化,被認為是另一種形式的殖民,是為文化殖民或後殖民 (Post-Colonialism)


荷里活電影中「東方主義」的表現更是屢見不鮮,例如《蘇絲黃的世界》中一生守候著美國男人的中國妓女蘇絲黃、Rambo系列中的越南美女和阿富汗游擊隊、占士邦系列的亞洲邦女郎、花木蘭動畫中面目猙獰的匈奴王等,都是對東方文化形態可笑而偏私的誤解。正如薩伊德在著作《後殖民主義與世界格局》中所述:


當西方人觀察非西方世界時,他們所觀察到的與其說是那裡的現實情況或非西方民族的真實感受或真實看法,倒不如說是他們自身的鏡像,是他們自己的假設。


以《色慾二》為例,「東方主義」的例子也是比比旨是。主角們初抵阿布札比,就因帶健康食品入境被阻撓,突顯這個靠石油發達的繁華都市,價值觀極其保守的一面。在餐廳裡,伊斯蘭婦女戴著面紗,竟將一條又一條的薯條偷偷地放進嘴巴裡,來自西方的女角像「發現新大陸」般的驚嘆:「她們真是薯條的擁躉啊!」不論在超五星豪華酒店,抑或沙漠,女主角們總是穿上布料極少的時裝,身邊總是有來自阿拉伯和印度男僕隨從。後來,性觀念最開放的Samantha與男伴在公眾地方做出親暱行為,違反了《伊斯蘭法》而被捕,更將矛盾升級。最後一幕在市集裡更是反高潮,Samantha不慎跌下安全套,被路過的阿拉伯男人指指點點,甚至圍捕,最後得到一班伊斯蘭婦女「仗義襄助」。原來這班婦女雖是包上一襲黑衣,裡面卻全是西方名牌和化妝,好不美艷,也搞了不少西方讀書會,讀的都是時尚雜誌!


《色慾二》就是這樣赤裸裸的將一套西方價值觀套入東方世界身上。其實西方價值觀也不是「這樣鐵板一塊」,但電影建構的就是崇尚消費、享樂、性慾橫流的生活準繩,認為這是優越的西方生活。相對上,阿拉伯世界代表了愚昧、落伍,他們的角色不是男僕,就是兇神惡煞的「道德塔利班」,貫徹了美國保守派對中東世界的邪惡形象。阿布札比就成為了那個「他者」,是一件帶點神秘供人觀賞的玩物。在那裡生活的人一舉一動不重要,他們的真實想法也不重要,最重要是滿足西方觀眾對阿拉伯世界的想像,並將《色慾》一貫的「紙醉金迷夜總會」、「酒店泳池旁觀賞猛男」、「到處消費享樂」等橋段提供一個新鮮的場景,僅此而已。


將《色慾二》愈看下去,愈使我有種嘔心的感覺。其實文化衝突,大部分原因都出於文化的驕傲,以為自身文化高人一等,而對別的文化指手劃腳。更悲哀的,是我們都像與自己不同的種族、文化「他者化」和「非人化」(dehumanized),我們拒絕聆聽他者,我們假設了他們就是這樣是那樣。香港也有不少種族歧視的例子,好多人會覺得菲律賓人說話很大聲,印度人就是好食懶飛的阿叉。有時「三色台」也會鞏固了我們這種「西方主義」(不只西方人有東方主義),例如河國榮飾演的鬼佬警官,又或者印度人總會是只得喬寶寶一個模樣。


《色慾都市二》Trail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2TreBjdsxg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