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5日 星期日

錢財的魔力


今日在教會小組裡分享「金錢」這個題目。


上年11月,曾聽過一個題為《從聖經看金融海嘯》的講座,講者曾任投資銀行董事。總結上年爆破的金融海嘯成因,可用2個詞語:「貪婪」(greed) 和「虛假」(fraud)



貪婪 (greed),聖經曾說「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提前6: 6),又說「貪財是萬惡之根」(提前6:10),但人們對於財富無止境的渴求,投資變成賭身家,就把整個生命錯誤押注了。社會過度鼓吹消費,也是貪婪。政府和商人總有好聽的口號:「經濟不好,大家要多消費,刺激消費,經濟就會好。」高官帶頭做「消費騷」,真使我看傻了眼。如果你有朋友「手緊」,你當然會勸他「節省一點吧」,怎會還叫他「多用錢啊」。荷包縮水,怎麼我們就不能節省一點,我們所買的全是我們所需用嗎?


虛假 (fraud),推銷員為了財利,不誠實地顧客銷售,明明人家只要保本,你卻給他迷你債券,倒頭來原來迷你債券不是債券,千千萬萬「水魚」欲哭無淚。還有很多很多財金機構的經理,以機構信譽作賭注,收受利益,胡亂作出各項信貸評級,蒙騙廣大投資者。最過分當然是那位前NASDAQ主席馬多夫,倚仗個人名聲,「層壓式」地詐騙包括HSBC在內的無數大銀行大商賈。

演講最有趣的部分,是講者向大家展示「金錢」跟「魔鬼權勢」的關係。


金錢 (money) 拉丁文字根是moneo,是偶像、假神Juno Monete的名字。銀行 (bank),拉丁文字根的意思是bench,即「神廟的席位」。信貸 (credit) 源自credo,意思是「我相信」。假如基督徒倚靠金錢和信貸,在屬靈上等於表示「我相信Juno Monete」,這是為何聖經說人會成為金錢的奴隸的原因。


作者並用《啟示錄》16-18章所敘的「大巴比倫傾倒」,跟金融海嘯作對照。《啟示錄》所指的「大巴比倫」,在經濟意義上,很可能是指「資本主義制度」(詳見連結文章)。資本主義作為近百多年全球經濟的推手,無疑有它的魔法,但它也確實使無數人服膺於金錢的權勢之下,成為金錢的奴隸。


耶穌說:「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6:24) 「主」,是「主人」(master) 的意思;而「瑪門」(mamonas),就是「財利」的意思。上帝和財利,我們只可以選其中一個,認它作主人。假如你是僕人,你只能專心榮耀你的主人,服從你的主人,不會事奉別人。你願意你的主人是上帝,還是瑪門?誰能帶給你真正的倚靠?


當心金錢背後是魔鬼在掌權,是權勢!


「傳銷」是很多年青人面對的金錢試探,這是一種「層壓式」的銷售方式。那些傳銷經紀會告訴你收入如何豐盛,用各種方法說服你成為他的「下線」(要先支付一筆會費)。若果他知你是基督徒,更會用聖經說服你,例如「上帝不會從天降下金錢給你,上帝也要你努力賺錢」,又或者「留意上帝給你的機會,不要只說憑信心期待上帝救你」,總之一大堆似是而非的道理。當心!如果你沒有在聖經真理建立一套堅實的價值觀,又或者你對神信心薄弱,就最易「賴野」,這些例子實在聽過太多太多!


「賭博」也是另一種常面對的金錢試探。理性上,所有人都應該會輕易明白賭博是輸多贏少的玩意。但面對試探時,你總會覺得「自己是有機會贏」,你才會下注。想起第一次進入賭場,本是打算看兩眼走,但隨即感受到內心很大的爭戰:「賭還是不賭?」當心!我們要敏感這種掙扎!在那刻我感受到內心有一股力量想把我拉扯到賭桌邊,但我猶疑不決,這是聖靈最後的提醒!面對如此試探,你要學習耶穌斥責彼得的話,果斷的作禱告:「撒旦,退我後面去吧!」


不被錢財支配,突破錢財魔咒,唯靠上帝。


你願意自己滿有基督的香氣 (林後2:14),還是滿身的銅臭?



延伸閱讀:

巴比倫與現代金融體系

金融海嘯:人類貪婪的惡果

購物權與慾:再談美式消費



2009-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