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日 星期二

被睇死的港孩

X世代,有Y世代,有N世代。


Adult,有Kid,有Kidult


有港男,有港女,有港孩。


「港孩」一詞由黃明樂新書《港孩》所創。


以時代區分,應為九十年代後出生的新一代,這是網絡時代,又名N世代,3歲玩msn5歲玩facebook的一代。然而若以心智區分,可能拒絕成長的Kidult也有作者提及的部份特徵。


所謂「港孩」,特徵如下:

1.
外表早熟,心智遲熟。
2.
很喜歡玩,但無甚興趣。
3.
對大部分事情最普遍的反應是沒有反應。
4.
擅於看見,不擅閱讀;擅於收聽,但從不理解。
5.
渴望被注意,但又沒有面對群眾的信心。
6.
什麼都不在乎不介懷不思考不要求,典型答案是:不知道。
7.
沒有責任感、沒有自理能力,同時也沒什麼好奇心和欲望。
8.
不珍惜學習,不嚮往長大,不怕悶,只怕辛苦。
9.
精於計算結果,毫不享受過程。
10.
本性善良,不吃人間煙火,當然也未經任何苦楚及傷害。

歸納了,可分五種典型類型:

1.
豌豆公主:父母千依百順物質無窮無盡的供應、
2.
發夢王:無心裝載口頭禪是唔知道唔清楚唔記得、
3.
無胃孩子:抗拒思考不好分析只會死記硬背、
4. Hea
精:事事唔上心無興趣玩都只係Hea玩、
5.
小霸王:人人要遷就我的自我中心類。

二十一世紀的香港,「中學大學化」的教改,遇上「大學小學化」的港孩,後果真是災難性!君不見如今很多大學畢業出來的男孩女孩,仍愛手抱 Hello Kitty 公仔影畢業相,行徑低能,並以可愛為個人最大賣點,煲劇集追偶像為個人最大嗜好問及人生有何目標有何理想,… DEAD AIR… …年紀二十五,行為只得十五,思想成熟度嚴重 Lag Behind,豈不令人感嘆。


為何會出現港孩現象?


近日社會出現這種爭論可不少,稱為「世代論爭」。成年人把責任怪罪於年青人,責罵他們的不成熟不長進,「我們上一代人可不是這樣啊,你們這一代都不識吃苦!」;年青人將問題歸咎於上一代,歸咎弱智的家長,怪責無能的政府,批評他們沒有給予機會讓年青人發揮潛能,反而找盡機會「睇死」年青人。正如校園禁毒一役,成年人只問成效不問源由,他們可曾想將年青人「當賊辦」對他們造成的傷害?

我覺得呢,與其爭論「邊個睇死邊個」,是無意思的。最重要是,年青人不要自己睇死自己。人生在世,雖然很多事情你不能選擇,我不能選擇阿爸係李嘉誠,我不能選擇自己無病無痛,我不能選擇自己係高智商。不過,我可以選擇善,選擇惡;選擇快樂,選擇仇恨;選擇突破自我,選擇原地踏步;選擇走出象牙塔,選擇困在四棟牆。


年青人,路是自己揀的。你不會被睇死,除非你睇死自己。


延伸閱讀:《刁民公園評港孩

關於世代論爭:"What went wrong? Do you hear me?'" (非常精彩)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